近日,德邦快递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2.53亿元,与上年同期(追溯重述前)相比,增加1.33亿元~1.59亿元,同比增加141.24%~168.84%;与上年同期(追溯重述后)相比,增加1.45亿元~1.71亿元,同比增加177.48%~209.23%。预计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为1.12亿元~1.38亿元,预计同比(追溯重述后)增加1.83亿元~2.09亿元,同比增幅达258.09%~294.78%。
公告表示,德邦2023年业绩预增主要是随着公司精益管理举措的持续推进,成本费用合理控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在收入端,德邦通过持续提升交付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强化销售能力建设,并辅以适当的价格策略,实现主营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公司收入的稳步增长。在成本端,德邦深入各业务环节,不断挖掘降本增效举措,促进人员效率、车辆效能的提升,同时,通过持续开展线路优化、运力集采等举措,实现营业成本有效节降,毛利率同比提升。在费用端,德邦持续推进组织优化、流程完善,后台人员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期间费用率的持续优化。
其实,德邦利润大增的背后,少不了京东物流的加持,当然也离不开德邦自己的努力。
先从德邦自身来看
今年初,德邦公布了2023年的布局重点与打法:在快递业务方面,德邦表示要持续巩固提升网络覆盖、运输时效、末端收派等基础能力,同时,升级核心优势产品,例如异地调货产品,通过持续改进产品体验,完善场景化功能点,进一步巩固产品竞争力;在快运业务方面,则全面推进末端网络升级,同时,逐步推进快运产品重构,推动快运业务重回增长。
可以看出这其中,大件快递业务依然是德邦的主要抓手。2023年,德邦大件快递业务的经营核心是针对原有场景化产品进行突破升级,针对性地提升相应市场产品竞争力。其中,电商平台依然成为大件快递不可忽视的物流来源。
的确,近几年大件物流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局面,特别是近年来线上渠道快速增长,使B2C大件包裹快递需求大幅增加,例如,2014年家电线上零售额占比仅为11%左右,而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2022年国内家电行业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达58.2%。家电、家具、建材、卫浴、酒类等价值高、体积大、非标准化外形的大件商品物流迎来了发展机遇。
自从德邦宣布转型大件快递后,其始终瞄准大件领域持续深耕,并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大件配送市场,通过在各个操作环节及支撑环节做针对性投入,不断完善自身体系,保障客户全流程服务体验,提升大件业务核心竞争力,实现收入稳健、可持续、有价值的增长。2022年,德邦快递业务实现收入207.8亿元,同比增长5.33%,占公司总收入比重达66.21%。
同时,在推动经济全面复苏的背景下,德邦更加专注于大件运输市场,即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协同度高,积极为电商客户、批发企业、生鲜等客户提供服务。
如618期间,德邦快递提前一个月成立“618项目组”,加强科技创新赋能快递服务,提前统筹人员、车辆、货物的分配,让大件快递能够安稳“落户”,全力保证消费者在大促期间的购物体验。在生鲜果蔬密集上市期间,德邦相应打出冷链空运组合拳,为荔枝、樱桃、蜜桃等从产地到舌尖保驾护航。日前,为给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德邦推出航空大件服务,跨省最快仅需7小时,并提出次日达限时未到,运费全免等服务。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德邦全面发力。在科技的赋能下,德邦在揽收、中转与派件三个重点环节提升效率。在揽收环节,德邦快递通过大数据技术调整智能调度分单与揽收订单预警体系,提升客户订单揽收时效;在中转环节,通过自动化场地、相机替代人工装卸扫描,与非自动化场地,装车环节分拣即扫描,完成工序合并精益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在派件环节,通过三段码技术提升分拣效率,缩短库内操作时间,提高货物派送交付效率。
在网络布局方面,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8800多个网点,其中乡镇覆盖率约94%,构建起了乡村振兴“快车道”。同时,跨境网络也在积极铺设当中,截至2022年底德邦已开通大陆至日韩、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186条精品线路,新线路陆续开通中。
随着国内经济环境逐步复苏,德邦业务量、主营收入同比实现正增长。2023年第一季度,德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17亿元,同比增长5.66%。其中,快递业务营业收入49.29亿元,同比增长6.90%;开单货物总重量同比增长8.23%;开单票数1.78亿票,同比增长6.51%。快运业务营业收入22.25亿元,同比增长1.64%;开单货物总重量同比增长2.52%。
如今,德邦又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各项指标呈现大增态势,足以说明基于自身优势,其正在摆脱过去几年“快递跑不过,快运扛不住”的困局。当然,这过程中,少不了京东的加持。
再来看与京东的持续融合
自2018年7月官宣转型后,德邦于2022年再一次迎来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被京东豪掷重金收购。此后,京东商流不断为德邦的大件快递带来物流的增量,使其在大件快递市场优势地位得到巩固。同时,得益于京东物流在技术、末端、中转等方面加持,德邦的时效、服务更上一层楼。当然,德邦体系的注入,对京东大件物流配送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家居家电本身又是京东的主营强势品类。
不可否认的是,京东的资源赋能可以为德邦的中长期增长带来一定支撑。基于此,德邦与京东的融合效应逐渐凸显。这从去年三季度京东完成对德邦的收购后,德邦整体业绩表现明显转优就能看出,其营收、利润等核心指标都呈现大幅增长——以2022年报透露的数据为例,德邦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3.92亿元,同比增长0.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339.08%。
在过去的近一年时间里,京东物流与德邦不断深入融合,擦出火花,为行业带来不少惊喜。
7月19日,京东商家通知平台京麦发布通知,当用户购买了超出京东快递揽收范围的超长超重商品,为解决其因售后自行寄回等造成的相应问题,京东上线了德邦和京东快运上门取件功能。在使用该功能时,用户申请售后退/换/修时,将有更多品类可支持上门取件。
6月30日,德邦发布公告显示,与京东物流拟签订《资产转让协议》,约定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将以合计不超过1.06亿元(不含税)的自有资金购买京东物流及其控股子公司83个转运中心的部分资产,具体包括约135类合18300台/套物流相关设备,以及周转材料、房屋装修等。对于此番交易,德邦股份称,本次关联交易基于公司日常经营需要,有助于实现资源整合及优势互补,有助于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去年11月22日,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发内部信称,京东集团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逐步为十几万德邦的兄弟们缴齐五险一金,确保每个德邦兄弟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为兄弟们提供基础保障。
有数据显示,“联姻”京东物流后,2022年双方业务合作金额为5744万元,预计后续业务会继续加深合作,协同价值释放。2023年,双方合作预估交易金额为30.38亿元。
预计接下来,京东与德邦的融合将进入加速期。毕竟上半年京东电商已调整战略方式,需要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得以支撑。
最后来看市场格局
快递市场格局始终都处在变动中。
自2016年开启上市潮后,三通一达、顺丰、德邦、百世先后登陆资本市场。在资本的疯狂助力下,市场进入兼并整合阶段,在一大批二三线快递企业倒下后,市场格局进入稍微稳定的状态。但随后不久,极兔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不仅掀起了新一轮价格战,卷入“蹭网”风波,还收购了百世国内快递业务,再一次打破竞争格局;顺丰创立加盟制网络丰网,直接杀入通达系腹地,但过程异常曲折;京东物流尝试加盟制网络未果;中通稳坐业务量头把交椅;菜鸟入股韵达,韵达入股德邦;京东物流在港上市后不到一年便收购德邦;菜鸟官宣开启上市后,又亲自下场做快递,推出自营快递“菜鸟速递”;极兔将丰网拿下,顺丰入股极兔……
一系列的市场行为都搅动着快递江湖的变化。其实,行业的任何变动都是在市场规则下进行的,当“小鱼吃掉虾米,大鱼吃掉小鱼,鲨鱼吃掉大鱼”的阶段一过,“鲨鱼”间比拼也将更加激烈,尤其是在资本的加持下,兼并整合的浪潮再一次来袭,且更加猛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左手快递、右手快运”,但两手都没有抓好的德邦而言,被鲨鱼吞下是符合市场规则的。而且,被纳入京东旗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有了京东商流加持,单量自不必担心。而且,在后续的融合中,德邦也将持续获得新的内生动力。
经过一轮轮的兼并整合,如今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基建网络不断优化完善的基础上,战场从地上打到了天上,从城市打到了农村,从国内打到了国际。
尽管目前拼价格仍为主要手段,但各大企业也在逐渐转向比服务的价值战。那么,在这过程中,德邦究竟有多大的潜力,能掀起多大的浪花?或许不久后,市场会给我们答案的。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