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人的印象中, 无人机可能是个“玩具”,比如可以用于航拍。
无人机也可能是个“噱头”,比如利用无人机把咖啡直接送到高层房间的阳台上,看上去就很酷。早在2018年,当时的浙江在线曾经进行过一次直播,直播的内容是载着咖啡的无人机和记者的车同时出发进行“比赛”,结果无人机只用了15分钟就将咖啡送到了指定的放置点,而同时记者的车刚过了一条街。也是这一年,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蓝皮书预测: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其中一半份额是空中自动化配送。
对于那些在时效方面争分夺秒的本土物流公司来说,现在,无人机既不是玩具也不是噱头,很可能是下一个战略级的竞争点,背后有一套复杂的产业体系。
“正因为它比较小众,它要依靠大势的发展才能够真正有所前进。” 世界无人机竞赛联盟竞赛主任、无锡市无人机协会副会长蒋斌说。他指出,“行业物流巨头的加入,加速了无人机板块的发展。随着大企业的关注和加入,随着无人机的软硬件技术更稳定、载重能力更新,才有了无人机物流的概念。”
在快递行业,如何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已成为全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根据预测,到2040年,无人机配送可能会占到当日包裹递送量的30%。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预计,到2024年,无人机在国内的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元,其中快递物流方面的无人机市场规模约300亿元。
从大的分类来说,无人机可以大致分为军用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前文提及酒店所禁止的主要针对消费级无人机,大疆公司是这方面的行业龙头。但是最近一则消息在无人机圈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大疆无人机也开始进军无人机物流领域了。8月16日,大疆发布了首款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30。据介绍,双电模式下最大载重30公斤、满载最大航程16公里,标准套装售价为人民币12.5万元。
物流无人机属于工业级无人机的一个分支。工业级无人机于各细分领域的成熟度和市场空间存在明显差异。物流无人机在工业无人机中仅仅占比12%,但是从增长前景看,物流无人机增速在各个细分领域中位于前列。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物流类无人机增长率为238%,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无人机物流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行业内的代表公司,顺丰速运集团副总裁、丰鸟科技董事长李东起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物流对于无人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场景,足够简单也足够复杂。”
这句话可以直白的翻译为,无人机想象空间很大,但是也是一个不可测的变量。无人机一旦进入到物流公司已有的体系中,则牵一发动全身,很可能让人又爱又恨。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确实可以实现很多人力不逮的事情。但是物流行业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平衡的系统。
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空航行器的产业逻辑都面临一个不可能三角形需要破解,即“规模、安全性、成本”,无人机也不例外。该如何找到这个三角形的最优解?只有正确解题,无人机物流(配送)才能真正迎来爆发时刻。
线与网的关系
从物流公司的角度看,一家物流公司的最核心价值之一,其实是搭建一个高效运转的运力网络。对于大多数物流细分领域来说都是如此,有了物流网络,才能谈及其他。所以在物流行业,企业去新市场开疆拓土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起网”,搭建了网络,才会有货源。当然,物流网络也并非一日之功,最初都是从一条一条线路开始搭建的。
无人机配送的发展初衷,其实是补充人力的不足。不仅是数量的问题,还有难度的问题。所以无人机配送最初解决的是“人做不到”或者“人做不好”两种场景。前者如偏远地区特殊环境,后者如城市里的恶劣天气时。
最近十一假期刚过,很多景区人满为患。那些在黄山景区游览的游客可能想不到,现在在黄山帮忙运输物资的就有无人机。由于黄山挑山工很多年事已高,于是,2023年5月起,经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运载无人机飞行运输申请,大疆运载无人机开始在黄山风景区进行运输常态化试点工作。据介绍,无人机的运输物资数量,每日最大可超过2000斤。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遇到灾情向山区运输物资,包括针对特定目的地进行疫苗的运输。这些都属于“人做不好”的范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运输活动,在物流领域都属于特殊物流。就像物流领域的危化品运输,也有专业的公司在做。但是这类公司一是需要特殊资质,二是相对小众,三是不涉及To C的消费者服务。
而无人机近年来的发展推动力,在于企业和公众两端,核心还是消费需求的驱动。从企业端,主要是顺丰、京东、菜鸟等和电商物流紧密相关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大力发展无人机业务,对内可以提高物流流程效率。比如顺丰在阳澄湖用无人机送大闸蟹,从湖中心起飞,飞到岸边的包装中心,全程只要5分钟。但是,过去这段路是靠人来用脚绕着湖走的,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
而从消费者端,则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无人机的配送。无人机也确实为消费者带来了新的便捷体验。
美团方面提到一个例子,公园配送。无人机善于应对特殊场景的优点,在这种场景中发挥了作用。“以近期开通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深圳人才公园为例,以前在深圳人才公园下单外卖,存在收货地址难定位的问题。‘第4个路灯’‘第6棵大树’等定位都很常见,外卖员在公园内想准确找到这些位置需要很长时间,这让用户体验难以得到保障。使用无人机配送后,用户只需要走到公园内的空投柜取餐即可,不仅省去了大量沟通时间,配送时间也能较过往压缩近50%。” 美团无人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世界无人机竞赛联盟竞赛主任、无锡市无人机协会副会长蒋斌表示,无人机在外卖配送的应用弥补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一些难题。
物流企业本质上是提供社会化的物流服务,需要能够应对复杂多元的开放型服务场景需求的。所以,无人机配送如果仅仅满足于点对点的线路“运输”,无法网络化,更无法实现物流服务的普遍价值。
不过近年来,在头部物流企业的努力推动和政策的不断鼓励下,无人机的“网络化”开始有了一些小的成果。
企业方面,民营快递龙头顺丰为无人机配送的发展做了很多努力。2018年3月,顺丰获批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许可证(试点),有观点认为,这标志无人机送货常态化和商业化正式进入合法运营阶段。
2018年10月,顺丰获批了阳澄湖空域的无人机应用许可。到2022年底,顺丰累计开通无人机航线83条,实现无人机载货及综合应用飞行量约30万架次。同时,顺丰在深圳南山、龙华建立城市物流和快递试验区,形成了覆盖深圳全市范围的低空无人机物流网络。
而在政策层面,2020年9月,交通部发布了《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要求》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无人机物流配送的基本要求、场地设施要求、作业要求、信息交互和安全要求,适用于支线无人机物流、末端无人机物流的运行。
2022年8月,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 V1.0(征求意见稿)》,为无人机发展规划了具体时间表。该意见稿显示,2025年,城市短距离低速轻小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成熟;2030年,城市中短距离快速中小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应用;2035年,城市中长距离快速中大型物流配送无人驾驶航空器逐步推广。
2022年10月,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又印发《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其中包含4项无人机配送相关标准。
但是从全国来说,目前无人机配送的网络,更多还是一个“局域网”,更多是以“特区”的形式存在于城市或者乡村。
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表示,“目前,在国内无人机的使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地区和场景,例如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快递末端配送环节、大型仓储内部管理、中远距离的支线运输等场景。通过无人机可打造短途航空物流网络,加速物流效率,并有效解决偏远地区等在传统配送方式下成本较高的问题。”
三段式与城乡场景
有业内人士指出,无人机如果作为一种配送工具,融入接驳现有的物流网络,从大逻辑来说并不困难。困难在于“运输的货值和频次”。有人在网络间犀利发问道:“(某型号)无人机物流的每公斤每公里的成本是多少?”截至目前,业内尚无公司和研究机构能够公开回答类似问题。而从经济学角度,也无非是提高单价(货值)与扩大规模(网络或者频次)两条路。
这里涉及的其实也是两个问题,第一是无人机能干什么?第二个则是,无人机运什么货物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对于以上问题,正在布局的玩家们,解题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以航空快件等时效产品为主打产品的顺丰,其配送网络布局和我国电商产业的发展环环相扣。顺丰集团旗下共有两家公司涉及无人机配送:丰鸟科技主研大型无人机,而丰翼科技更多关注末端配送的无人机。当然两者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顺丰借此想打造“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 的三段式航空运输网络,来实现36小时快递通达全国。2021年3月,“丰鸟科技”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由重庆两江航投集团和国投招商联合投资。
2015年,刘强东提出要运用无人机作为物流配送工具,在全国村镇间建立无人机物流配送网络。2016年,京东在宿迁送出了无人机配送的第一单。截至目前,京东已经在无人机投递过程中全面实现自动化运行,包括货物装运、起飞、导航、落地、卸货以及返程等。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无人机布局同样采取了三段式航空运输网络。这种三段式布局,是为了让无人机和现有的遍布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进行更好的接驳。一般来说,有能力覆盖全国进行配送的物流快递公司,其运输货物路径可以分为干线、城际(省内)、和落地配送。正好也是三段式。
可以看出,顺丰和京东的无人机配送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为了服务全国范围的电商物流配送;都会倾向于在货源的产地和上游就让无人机介入,帮助提高配送效率。无人机的使用范围,与其全国的物流网络布局一致。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把无人机纳入自己的物流体系,不只是应用了一个单纯的配送工具,背后是一整套适配的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订单管理、无人机调度、无人机航线管理、无人机及备品备件维修保养、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地面接收管理等每个环节都在实际考验着无人机是否能够充当“快递员”的角色。未来无人机还需要与智慧仓储系统、无人驾驶送货车等进行深度融合和对接,这涉及到一整套的架构体系和对现有系统的改造工作。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研发的进步,不同类型的无人机的载重能力、航行时间都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天花板。但是对于物流无人机来说,如何算经济账?无人机的使用,大幅提高了物流意义上的时间效率。但是如果算一下经济账,研发投入较大,造价不菲的无人机运输什么更划算呢?有业内人士直言,整天运生鲜水果是很难收回成本的。
如果无人机能够规模化应用,则单机的制造成本最终会摊薄。据了解,农村送货成本比城市要高出5倍,而无人机能很好解决成本问题。以京东无人机为例,往返10公里,成本不到1度电,也就是不足5毛钱,比汽车配送还快。
但是,物流配送还有人的成本,无人机送货最终的成本能否摊薄到人工成本以下?业内对此有争议。有业内人士评价说,“随着航线运营从小载重,短距离,附加值低,到大载重,长距离,附加值高;量产后无人机和配套产品成本(会)下降。”但是他对无人机成本能够低过快递和外卖员的成本,仍旧表示怀疑。
在这种逻辑下,另一道选择题出现了,就是无人机配送的主战场究竟是偏远乡村还是中心城市?
当全国网络遥不可及时,一种选择是立足于在核心城市形成末端配送网络,这也是另一个无人机重要玩家,美团的做法。
与顺丰和京东、通达系不同,美团做的是大中型城市的同城即时配送。
拿其核心的外卖业务来说,不仅高频,而且需要直面终端消费者。因此,美团面临的是在结构更为复杂的城市人口密集区,如何实现高效安全配送的问题,对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非常严苛。
2017年,美团正式启动无人机物流配送领域探索项目。今年,美团已经发布了第四代无人机。截至2023年8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落地7个商圈、17条航线,可为14个社区写字楼、4个5A级景区提供无人机配送服务,并已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18.4万单,可配送商品种类超2万种,涵盖餐饮、美妆、快消、商超、电子产品等多种类型。
对于美团来说,无人机即配开创了一个更高效率配送通道。在即配领域,订单高峰期,尤其是早高峰、晚高峰,在复杂的城市道路里穿梭,外卖小哥一般需要30分钟到达目的地。但是无人机配送可以实现“3公里、15分钟”。
美团无人机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传统配送方式,无人机配送最大的特点是高效。配送时长方面,2022年期间,美团无人机平均配送时长约为12分钟,较传统配送模式提效近150%。”
当无人机配送作为商业运营的一部分去考量时,一切又回到原点。问题的终极答案也许还是无人机配送能否形成自己的网络效应?通过相对高频次且有序的运输,无人机配送通过规模(网点规模和货量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推动无人机配送的普及,让更多人选择无人机配送,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就此,世界无人机竞赛联盟竞赛主任、无锡市无人机协会副会长蒋斌说道,“支线物流和末端配送两方面,无人机发展相差不大。支线物流,无人机需要弥补高速公路、铁路、水运、飞机到不了的地方,是顺丰或者是京东这些物流网络在做的事情,制约他们的更多是硬件方面的,比如技术壁垒性的东西。像美团无人机这类‘最后一公里’,制约他们的反而是软件性的东西。比如,地方性的法律法规的建立。”
他表示,目前来讲,制约无人机的已经不是无人机本身。在技术上目前很多公司都能够完成,但关键是卡在很多衍生性的东西上,包括准入制度、安全保障、管理层面等第三方的事情。无人机最终要回到地面上。“我们帮助一些地方做自动无人机巡检时,需要建设机库。这就好比现在的充电桩一样,哪些地方可以放充电桩,哪些地方不可以,充电桩的归属权是谁,管理权又是谁,维护又是谁?等等这一系列衍生出来的问题才是无人机下一步发展需要重视的地方。”
无人机头上的紧箍咒
目前看来,行业监管等带来的隐形成本,已经成为无人机物流头上的紧箍咒。监管要求无人机能够保持高安全和稳定性,而背后又涉及技术和研发等问题。
首先,从无人机本身的技术来说,虽然无人机的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电池续航、载荷能力、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安全问题仍旧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场景。目前国家对于无人机的安全标准非常严格。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无人机的要求“近乎等于民航客机的安全标准”。但是这个标准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实现之后也意味着巨大的持续投入。
蒋斌也告诉记者,“无人机目前一些壁垒性的技术难关还需要再攻克。比如,安全性。安全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无人机本身的可控性,一方面是第三方不可控的因素。无人机如何既要管住自己,又要防止外部破坏?必要的防范措施需要提前准备。”
物流无人机就像一架飞在城市上空精密的仪器。但是,在户外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雨、雷电等自然环境,也包括技术故障、人为因素等。一些意外因素,不仅可能对无人机的安全造成威胁,也可能影响地面人员、建筑等安全。
据袁帅介绍,各国政府对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尺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这些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对无人机的商业化应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从航路权和安全性角度来讲,无人机配送除了应防止对地面造成损害,还应当避免空中与其它无人机或障碍物发生碰撞。
正因此,杭州亚运会期间,几乎所有酒店都会询问旅客是否携带无人机。从侧面也可以证明,出于各种安全考虑,无人机的放开还有很多需要顾虑的因素。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无人机已经突破了一些重要的技术瓶颈,如自主飞行、避障、定位和控制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使无人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更安全、更有效地运行。”
“在发动机方面,虽然无人机动力主要以活塞和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主,但我国在无人机动力方面所采用的涡扇发动机与国外差距明显,不能完全满足无人机对飞行速度、航时等指标的要求。在通信方面,我国在无人机数据链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需要进一步提高不同类别无人机之间、无人机与有人机之间、不同使用单位之间大范围、大规模使用无人机的互操作能力。”袁帅进一步对此说道。
想要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归根结底还需研发更高效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在优化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等方面下功夫。例如,采用更先进的导航和控制系统,提高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能力;采用更高效的电池和动力系统,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速度。
相较常规陆地运输方面,无人机的时间效率更高,但截至目前无人机难以规模化,蒋斌认为,所谓的研发成本高或许只是资本的一剂安慰剂。
“我从来不怀疑中国人的创造力。如果说我们的每一栋楼都有专门的快递投放或者是外卖无人机投放点,物流无人机的覆盖率还有问题吗?所谓的研发成本高,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说辞而已,就是一种安慰剂。你敢不敢冒险,孤注一掷去做研发,研发出来之后能不能用,这就是问题。
当你达到一定体量的时候,某些因素可以影响一一小部分,但是影响不了大大局。”他说道。
他认为,资本对于投资回报率的追求,影响了研发的初心。“没有资本的介入是不行的,但是资本的介入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袁帅认为,“无人机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推动,包括技术、政策、法规、成本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目前无人机在物流、农业植保等领域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应用,但是要实现真正的规模化和商业化,还需要解决许多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痛点。”但他强调,“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无人机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前景是广阔的,但也需要时间来逐步实现。”
美团无人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坚信无人机配送最终肯定能够大规模推广,因为它来自用户的需求推动。就成本问题,其告诉记者,“目前具体成本问题还不便透露,但美团无人机在持续降本。成本降低的下降节奏符合预期。”
蒋斌也认为,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大规模应用已经近在眼前。但是其他东西可能要打通的东西还是比较多,这个就看哪些城市或者是国家或者是地区敢为人先。
一定程度上,物流无人机的研发投入与规模化,变成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政策释放积极信号
对于无人机物流的谨慎态度,不只是存在于我国,全世界对于无人机飞行的政策都相对较严,难以完全放开。不过近年来,政策的宽容性有所上升。
2021年,国务院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湖南、江西、安徽、四川及海南五省相继开展试点,城市空中交通(UAM)、先进空中交通(AAM)、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加快推进。
2022年9月,交通运输部批准发布了推荐性行业标准《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要求》。在安全要求部分中,《无人机物流配送运行要求》规定了承运人对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迫降、控制链路丢失、恶劣天气等情况应制定应急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设施设备。
相关文件的相继印发有助于引导无人机物流企业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时合规操作,提高运输衔接效率,意味着中国无人机物流业态发展前进了一步。
2023年5月31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正式发布可以说,无人机进入元年。《条例》规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做出了规定。
今年年初,美团无人机获得了《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通用航空企业经营许可证》。前几年,京东也已经获得覆盖陕西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而顺丰在四川等地相继开展了无人机运行项目。
相关部门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引导无人机产业发展。袁帅认为,随着无人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无人机的使用和管理。例如,制定更加严格的空域管理规定、无人机驾驶员资格认证等,这些法规和政策将为无人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全国各地低空经济的开放,全国各地的政府对于低空经济的重视,大家都在齐心协力发展,把物流无人机从一个不受人关注的或者说某几个企业筚路蓝缕、独自前行的状态,变成了一个政府关注、社会需求,大众期待的事情。还需要继续做的就是各地把政策落到实处。”蒋斌也说道。
未来物流的战略争夺点
虽然无人机配送发展压力重重,但是置身事内的企业,没有人言退。一场关于无人机货运的“军备竞赛”正在开始。无人机也将重新定义物流效率。
目前,快递行业中排名前十位的快递企业都在研发自己的无人机。一方面,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22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105.8亿件,同比增长2.1%,无人机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快递企业末端配送压力。另一方面,无人机存在相对成本低、效费比高、无人员伤亡风险、运输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快递企业争分夺秒更快一步获取用户心智的背景下,无人机潜在的市场空间和效率更吸引巨头加入。
本质上,还是中国物流业特别是快递业的人海战术已经难以持续,少人化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人工使用,另一方面则是运输工具的替代,无人车无人机都在其中。就如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所说,“无人机的进一步研发和发展将带动物流行业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升级迭代。电商行业的突飞猛进无疑是近年来物流技术发展的最大驱动力,由电商行业巨头主导推动的物流无人化,以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为代表性技术,在政策与资本的助力下加快落地应用。”
相比较无人车,无人机是从闲置的低空入手,属于找到了增量空间。近年来中国无人机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20%,正在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无人机跨区域快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场景。而无人车的一个问题,在于对已有的存量资源的占用。
而且作为低空经济的关键载体,无人机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在多重政策支持下,中国低空经济产业迅速发展,低空航空器及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的无人机运营企业达到1.5万家,年产值已达1170亿元人民币。注册的无人机数量为95万架,实时飞行次数约为3.86亿次,累计飞行时长约为1668.9万小时。
袁帅认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内的物流配送需求不断增长。未来,低空物流可能会成为城市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同时低空物流和地面物流将会有更多的合作和协同发展。例如,无人机物流和快递员共同配送,无人机用于“最后一公里”配送,而快递员负责更远距离的运输和投递。
美团无人机团队同样表示,“从长远看,低空物流网络是未来10年的城市新基础设施,无人机配送不仅能够在高密度城市的高峰时段缓解即时配送运力紧张的问题,协同空地一体的立体化城市配送网络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高效率的体验;并且,能够在运力不足的刚需场景进行有效运力补充, 如文旅景区、主题乐园、山河湖海、长距离配送等场景提供履约配送服务。”
因此,不论是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的另一种解法,还是与地面物流协同配送,无人机都将重塑物流体系,给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所以,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扩大和技术创新的涌现,出现更多的新商业化运营模式,反过来又将促进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无人机可以执行的任务变得更加多样,从航拍到物流运输,从农业应用到搜索救援等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袁帅认为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将带来更新的变革:首先,无人机技术的提升将使物流配送更加快速和精准。
其次,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将促进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无人机作为物联网的一部分,将与物联网系统进行更深入的融合,通过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实现智能调度、智能运输等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再次,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未来无人机不仅应用于快递配送领域,还可能出现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如空中出租车、城市物流配送、空中广告等,从而为物流行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市场空间。
最后,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推动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物流的大背景下,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车辆运输带来的碳排放,从而为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上百年以前,人们因为羡慕鸟类能够在自然的天空翱翔,前赴后继地发明了现代飞机。现在,无人机在物流中的应用就像百年前飞机刚刚产生时一样,虽然初始艰难,但是必然会给现代人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而对于那些参与其中的公司来说,一个巨大的属于未来的市场正在前方,向他们招手。
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不代表九州物流网(http://www.wl890.com)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文章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图片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